发布时间:2025-10-15 17:02:18    次浏览
互联网+健康医疗是互联网跨界融合领域的大热门,但由于健康医疗行业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利益相关方复杂,其实践面临诸多“水土不服”。2015年年底,健康报社移动健康研究院发起国内首次互联网+健康医疗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为了对行业现状做更深刻的研究,移动健康研究院从58项报名案例中挑选出9个~10个有突出特点的优秀案例,开展专项系列调研,以期为国家决策部门制定行业治理和监管政策提供基础数据。调研首站选取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案例。该案例在互联互通、部门协调、农牧区结合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调研专家更希望看一下,互联网+工具能否成为健康医疗欠发达地区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市级平台打通各级机构赤峰市的区域健康信息平台,首先瞄准的是打通区域内大型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市级平台之间的数据壁垒。专家介绍,以计算机技术发展阶段为脉络,可以将医疗健康与互联网行业融合标注为3个时期:信息化期,将医疗健康相关的资质、资料电子化;互联网期,将所有医疗健康信息通过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期,实现互联互通后,还要能完成最核心的应用环节,真正实现数据驱动医疗健康生产力极大发展。“现在全国各级健康信息平台很多,但大多是实现社区和乡村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联通,而这样的平台是跛脚的,无法满足辖区居民在更高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数据需求。”一位参与调研的专家介绍,“简单地说,社区医生量血压、测血糖收集了大半年的数据,当患者到大医院看病时却发现,之前检测的数据在医院完全看不见,这样的数据平台有何用?因此打通基层机构数据平台与大医院的接口特别重要。”赤峰市卫生计生委合管办主任、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毕书峰介绍,目前赤峰市的健康信息平台已与辖区内5家三级医院、15家二级医院、27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165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实现信息资源联通共享。老百姓在医院的治疗信息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也是帮助提高基层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式。基层医疗生态变了“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居住人口有2.37万余,6岁以下儿童1922人,孕产妇370人,高血压患者800人,糖尿病患者190人,重型精神病患者31人。现有3200多份纸质健康档案、1.5万多份电子健康档案(有效档案为1.3万份),如果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来管理,不说随访入户,单就档案的管理,就不是中心17个人可以完成的任务。”铁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润秋说,“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各区(县)社区的云平台在市级平台基础上搭建完成,极大地释放了人力资源,让我们能专心投入到医疗和健康管理的工作中去。” 据了解,该社区的电子健康档案使用过程并非一帆风顺。2010年,铁东便已开始使用相关的健康档案软件,但是当年的软件是基于网页版开发的,虽然减少了办公用纸,但档案的使用非常不便,效率没有得到多大提高。直至市级平台为基础的健康档案应用,基层医疗生态才发生真正的变化,从单一的数据采集到集成数据应用,身份的变化也引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和角色的进化。上下级医疗机构被连接成有机的整体,基层也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基层的大部分医疗相关行为都依赖市级平台,因此整个软硬件系统的稳定成为重中之重。为了解决网络的意外故障,整个市级平台各节点之间的联通都采用了公网和专网双网运营的方法,保证一旦有一条网络出现问题,还有另外候补的线路供应急使用。单单这一项,政府就要投入巨额经费。”毕书峰用一个小例子解释政府的重视以及重视的重要性。在铁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还看到基于市级平台的远程医疗应用正在试运行。据介绍,该应用可以每月让30名~40名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与市里大医院的名医连线就诊,自3月上线以来,该应用获得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认可。“试运行阶段提供的远程医疗服务是免费的,目前我们正在探索费用的承担模式。”王润秋说。人才是最大短板“政策可以争取,经费可以争取,但是要找一批既懂医疗又具备信息化知识的人才真是太难了。”谈到下一步的发展困难,毕书峰多次强调了人才瓶颈。记者在几家区级医院调研采访时也发现,通常是医院院长懂医疗不懂信息化,信息科主任懂一点信息化却对医疗不甚了解,有的医院才刚用上HIS系统,大家对信息化的了解完全依靠信息化承包商的“科普”。加上该市近期正面临卫生计生部门的合并调整,部分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负责人也对数据、信息、互联网完全没有概念,关于患者数据的安全更是无从谈起,全凭信息化承建商的自觉。赤峰市松山区医院副院长姚楠告诉记者,互联网+健康医疗的知识科普还需要政府部门主导和引导,只依靠公司,就有可能被商业利益带偏。例如健康信息平台的管理、维护和使用,不仅是技术人员和一线医务人员要知道,作为卫生机构的管理者更要心理有数,否则如何深化数据使用,如何保护数据安全都只能是空话。红山区卫生计生局副局长刘文林建议,医疗机构信息化还面临数据统一的问题,因为医院本身缺乏这样的人才,当前大部分企业对行业内相关数据标准的遵从度明显不足,因此希望国家能把供应商的资质管理做得更严格一些,启动对企业的标准遵从度评价工作,让医院在选择供应商时能做到心里有谱。